经典篇目诵读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篇目诵读,供大家参考。

经典篇目诵读

 

 经典篇目诵读 1、《望月怀远》 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 乃望月怀思的名篇, 写景抒情并举, 情景交融。

 意境幽静秀丽, 情感真挚。

 结构深入不紊, 语言明快铿锵。

 其中“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千古佳句。望月 怀远 海上生明 月 , 天涯共此时⑴。

 情人怨遥夜, 竟夕 起相思⑵。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⑶。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⑷。[ 【译文】

 一轮明月在海上升起, 你我天各一方, 共赏出海的月亮。

 自己怨恨夜长, 彻夜不眠将你思念。

 灭了烛灯, 月光满屋令人怜; 披起衣服, 露水沾湿衣衫。

 不能手捧银光赠给你, 不如回床入梦乡 , 或许梦境中还能与你欢聚一堂。

 《望月怀远》 是作者在离乡 时, 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2、 春江花月夜, 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仅存的一首名诗, 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 词句优美, 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 闻一多称之为:

 “这是诗中的诗, 顶峰上的顶峰。

 ”。

 该诗曾被中国当代著名音乐家彭修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 并因此广为流传。

 春江花月 夜( 其一)

 体裁:

 宫 体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 月 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 明 。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 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 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 孤月 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 江月 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 年年望(一作“ 只” ) 相似。

  不知江月 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 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 月 楼?

  可怜楼上月 裴回 ( 通“ 徘徊” )

 , 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 帘中 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 , 愿逐月 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 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 复西斜。

 (这里的斜读 xi á, 这种音押韵)

  斜月 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 几人归, 落月 摇情满江树。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 与大海连成一片, 一轮明月 从海上升起, 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 光照耀着春江, 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 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 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 月 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 色如霜, 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 色融合在一起, 看不分明。

  江水、 天空成一色, 没有一点微小灰尘, 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 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 亮, 江上的月 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 只有江上的月 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 亮照耀着什么 人, 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 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 什么 地方有人在明月 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 光, 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月 光照进思妇的门帘 , 卷不走, 照在她的捣衣砧上, 拂不掉。

  这时互相望着月 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 我希望随着月 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 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 光; 月 照江面, 鱼龙在水中跳跃, 激起阵阵波纹。

 ( 此二句写月 光之清澈无边, 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 可怜春天过了 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走春光, 春光将要流尽, 水潭上月 亮缓缓落下, 如今又西斜。

  斜月 慢慢下沉, 藏在海雾里, 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 光回家, 只有那西落的月 亮摇荡着离情, 洒满了 江边的树林。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 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 语言清新优美, 韵律婉转悠扬, 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 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用《西洲》 格调,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李贺、 商隐, 挹其鲜润; 宋词、 元诗, 尽其支流”, 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

 该诗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 和“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等皆是描摹细腻、 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3、 四大名著的开篇之词《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1]。

 《红楼梦》: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水浒传》:

 试看书林隐处, 几多俊逸儒流。

 虚名薄利不关愁, 裁冰及剪雪, 谈笑看吴钩。评议前王, 并后帝, 分真伪, 占据中州, 七雄绕绕乱春秋。

 兴亡如脆柳, 身世类虚舟。

 见成名无数, 图名无数, 更有那逃名无数。

 刹时新月下长川, 江湖桑田变古路。

 讶求鱼橼木, 拟穷猿择木, 恐伤, 弓远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 再听取新声曲度。

 《西游记》:

 混沌未分天地乱, 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 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 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肆传》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 共有 5 首, 其中第一首最为著名。

 六月 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

 白 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 它 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 白 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 把乌云吹散了 。

 雨过天晴, 碧波如镜, 水面像明净的蓝天, 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这首诗歌, 作者描写了 自 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 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 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 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 这个时候, 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

 大雨裹挟着白 色的雨点砸在船上, 水花四溅, 仿佛千万颗珍珠, 从天上倾倒而下。

 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

 观场面的时候, 一阵狂风席地卷来, 一下子吹散了 乌云和大雨。

 云开日 出, 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 空气清新, 远远望去, 水天一色。

 诗人善于渲染气氛, 从阴云压近湖面、 急雨骤降的壮阔, 写到烟消云散, 雨过天晴, 用笔跌宕起伏, 而又从容不迫, 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 使人目 不暇接, 颇有戏剧性场面。

 尤其是“ 白雨跳珠乱入船” 一句, 最为传神。

 作者自 己非常欣赏 这首诗, 他 50 岁 时再到杭州, 特意又写诗说:

 “ 还来一醉西湖雨, 不见跳珠十五年。

 ” 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苏轼(公元 1037~1101 年), 字子瞻, 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

 人, 是宋代(北宋)

 著名的文学家、 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并与黄庭坚、 米芾(fèi)、 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 合称为"宋四家"。

 5、《岁末到家》【清】

 蒋士铨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怨风尘。

 【赏析】

  乾隆十一年(公元 1746 年), 蒋士铨于年终前夕赶到家中, 深感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之情,故有此诗。

 《岁暮到家》 一诗用朴素的语言, 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 如见如闻, 游子归家, 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 数句虽然直白, 却意蕴深重。“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体现母亲对自己的十分关切、 爱护。“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二句, 把母亲对爱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写得多么真实、 生动, 情深意重, 让所有游子读后热泪盈眶。最后二句“低回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是写作者自己心态的。“低回”, 迂回曲折的意思。

 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谋生, 没有成就, 惭愧没有尽到儿子照应母亲和安慰母亲的责任。

 不敢直率诉说在外风尘之苦, 而是婉转回答母亲的问话, 以免老人家听了难受。

  全诗质朴无华, 没有一点矫饰, 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回味。

 6、《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译文:

 牵牛星啊相隔得那样遥远, 银河那边洁白的织女盼你。

 她摆动着细长柔软的手儿, 梭儿札札不停地穿过布机。

 整日整夜她织不成一段布, 相思眼泪如雨珠点点滴滴。

 银河流水清清亮亮可以见底,织女牛郎就相隔这点点距离。

 可正是那清亮的一水之隔, 彼此相望不语聚不到一起。

 7、 晚春作者: 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

 将结束【杨花】

 柳絮【榆荚】

 榆钱, 榆未生叶时, 先在枝间生荚, 荚小如钱, 荚老呈白色, 随风飘落。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 之一, 作于元和十一年。

 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赏析】

 此诗之寓意, 见仁见智, 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 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 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 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 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 感悟岁月不饶人, 懂得发奋图强, 一展人生价值。

 花草尚且如此, 何况人乎? 岂能仿效柳絮榆钱, 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 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 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 飘逸逍遥, 俯看芸芸纷争”, 如何? 7、《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沙,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听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今译】

 在小楼上卧听一夜风雨, 到了天胆, 深巷中传来听卖杏花的声音。

  【赏析】

 这是陆游六十二岁在临安所作。

 诗句写了 江南的春夜, 通过杏花春雨表现了 临安的独特风光。

 这一联妙在“一气贯注, 生动有致”(朱东润《陵游选集》)。

 其上下句不是孤立写两事两景, 而是互相承接, 写事物的前后关连, 在诗律中称之为“流水对”。

 正是这一夜淅沥的春雨滋润杏花开放, 明朝小街深巷才有杏花叫卖。

 此联意境清新, 富于美的意蕴, 但联系全诗看,亦有情春感世之意。

 故清人舒位《书〈剑南诗集〉》 云:

 “小楼深巷卖花声、 七字春愁隔夜生。” 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 写于淳熙十三年(士 186), 此时他已六十二岁, 在家乡 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 五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 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

 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 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 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一年春天, 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 赴任之前, 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 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 在百无聊赖中, 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自淳熙五年孝宗召见了陆游以来, 他并未得到重用, 只是在福建、 江西做了两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家居五年, 更是远离政界, 但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 对于世态炎凉, 他是体会得更深了。

 所以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巧譬, 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

 世情既然如此浇 薄, 何必出来做官? 所以下句说:

 为什么骑了马到京城里来, 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 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

 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 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 攻陷汴州, 西进洛阳, 山东、 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当时, 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 由于战事阻隔, 音信不通, 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月夜忆舍弟》 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 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 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 不落俗套, 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

 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 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 在一开始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了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

 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 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 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 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 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 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 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 我们就可以由「白色」 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

 最后四句, 杜甫则是在描写他思念兄弟的情怀。

 因为战争的关系, 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哀, 因为他不仅和亲人分离, 连老家也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破坏了。

 最后两句, 他则描写出因为战争的关系, 又收不到家书, 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忧心的心情;特...

推荐访问:经典篇目诵读 篇目 诵读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