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一镜头,一诗一电影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句一镜头,一诗一电影,供大家参考。

一句一镜头,一诗一电影

 

 一句一镜头 一诗一电影——数字时代的古典诗词欣赏举隅 2016-09-12

 王兆鹏

 中学语文教学

  诗词是抒情言志的。但诗词中的情志,不是直接的言说陈述,而是通过营构可视化的画面、镜头来呈现。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苏轼如果是在今天,他不仅会说王维的诗中有画,而且会说“诗中有镜头,诗中有电影”。实际上,诗词的每个字都有形象感,每句诗都有画面感、镜头感。所以,我提出:古典诗词是一句一镜头,一诗一电影。阅读欣赏诗词,就是要读出每句诗词所呈现的镜头感,将整首诗词看作是一部微电影,这样才能品味出诗词独特的艺术韵味。

 怎样读出诗词中的镜头感、电影味呢?这需要想象。创作诗词要有想象力,欣赏诗词同样需要想象力。当代著名词学家吴世昌先生在《读词须有想象》中说:“要欣赏或批评词,光是了解字句、典故、章法等项是不够的,还得要有想象力。文艺和别的作品不同,一个作家不会把所有的话都说完。尤其是诗人,他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的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古生物学者发现一个兽类的牙齿或脊椎,便能算出它的头角该有多大,躯干该有多长。这可以说是一种还原的工作。我们读词,也应该有这种还原的能力。”想象与还原,是欣赏诗词的关键。通过想象,把诗人词家所创造的情境还原重构出来,引导学生进入词中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和情感世界,走近古人的心灵,感悟古人的智慧。

 我们现在所处的数字时代,是一个读屏的时代、一个影像的时代。过去所说的镜头,也许只是少数人拥有,现在普通民众都拥有手机、相机和电脑。我们现在欣赏诗词,不止是把诗词的镜头感、画面感在脑海中想象出来,还能通过电脑视频把它还原出来、再现出来,把每一首诗词变成一部微电影,变成一个有影像有声响的视频,让欣赏诗词变得有味有趣好玩,不仅是让学生动脑,还可以让学生动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与所学诗词作品相关的影像素材或拍摄相应的镜头,自己动手做视频,把一首首诗词变成一部部微电影。这样,欣赏古典诗词,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学生所拥有的计算机由游戏工具变成学习工具,变成搜集有用信息资料、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具,从沉迷游戏的世界转入艺术创造的世界。我们老师,充当诗词欣赏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怎样去想象、怎样去还原诗词中的镜头感、画面感。

  仅以大家最熟悉的孟浩然《春晓》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一句,“眠”,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状态,即睡眠。欣赏不能到此为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去想象,谁在睡眠?诗人。进一步问,诗人是男人还是女人?是位老年人还是位年轻人?让学生上网去查阅诗人孟浩然的文字传记资料和图像资料,这样就把诗人这个抽象的人物身份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究竟是老人还年轻人,是怎样的装扮,由学生根据这首诗的创作年代自己去想象和定位。还要问:诗人睡眠,是在哪里睡?床上睡、屋里睡。什么样的床、什么样的房屋?学生可以自由想象和创造。这样,由“眠”一个动作就想象和还原出了人物、空间、场景。再问:什么时候睡?“夜”里。睡多长?从夜到“晓”。这样就有了时间。“夜”和“晓”,都不是抽象的时间,可以通过具体的景物、光亮的变化来呈现“夜”的情景和“晓”的情景。网上可搜索到无数的夜景和拂晓清晨的景色,用这些夜景和晓景作为睡“眠”人的活动时空环境。再进一步引导:诗人是在什么季节睡眠?“春”天。春天,不是一个抽象的季节概念,引导学生去想象他所熟悉的记忆最深刻的春景春光是什么样子。古代画家曾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意思是,用画面无法直接表现“春”这个实在却无法感知触摸的季节感,但可用可见的春天特有的草树花木来表现。今天,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去搜索各种春日的影像图片,来呈现“春”日的景象。“春眠不觉晓”就构成了一系列镜头:在风光明媚、百花盛开的春季的一个晚上,一座村庄,一间房屋,房屋里一张床,床上躺着一位似睡非睡的诗人,清晨醒来。学生可以将这些画面、人物、动作的音像图片通过剪辑软件组合成一连串的镜头、视频。

  “处处闻啼鸟”的“鸟”,不止是一个名词,要想象出鸟的形状、名称:燕子、黄鹂、杜鹃、鹧鸪、麻雀?这些鸟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静音的还是有声响的,“啼鸟”就启示我们,鸟都在“啼”唱。于是我们要想象出各种鸟不同的叫声。如鹧鸪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杜鹃的叫声像“不如归”,布谷的叫声像“布谷布谷”或“不哭不哭”。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添字浣溪沙·三山戏作》曾把鹧鸪和杜鹃两种鸟的叫声谐音说得很形象:“绕屋人扶‘行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鹧鸪叫声是“行不得”,杜鹃叫声是“不如归”。进而问:鸟在什么地方啼鸣?树林里、屋檐下。北宋词人周邦彦《苏幕遮》不是有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吗?“处处”,表明不止一树一屋有鸟叫,而是房前屋后、林间路上,到处都是鸟叫,那时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好啊!到处都是鸟语花香。让学生去找出他们熟悉的鸟的图片影像,录制或查询各种鸟不同的叫声。鸟的啼声是“闻”不是见,表明诗人是在屋内听着鸟叫,也就是说,诗人不是在屋外看见鸟叫,而是在屋内听着鸟叫。怎样表现这种声响?可以用双视窗或蒙太奇式的镜头来叠映表现屋外树林里鸟儿上下翻飞的动态和叫声、屋内诗人在倾听鸟叫的神态,或者镜头只对着屋床上的诗人表现他在倾听,而鸟声则通过画面外的声响来表现。

  “夜来风雨声”,将镜头从清晨拉回到昨夜,诗人躺在床上,听着户外的风声雨声,几乎一夜未眠。“来”是语助词,不是动词,如同“说来话长”的“来”。这同样是一组镜头:屋内诗人听着风听着雨,辗转反侧,无法成眠;屋外风吹雨打着庭院里的花、山中田间的花。这可以用摇动的镜头来表现屋内屋外的人和景,先室内后户外,也可以用闪现的方式来处理户外雨打花落的情景。

  “花落知多少”?是诗人的追问,也是他的担忧。他昨夜一夜未眠或未睡好,是因为担心花的命运,忧虑着花被风雨摧残而凋零。晚上没睡好,清晨朦朦胧胧中忽然醒来,“不觉”天已大亮。醒后,他急切地想知道:“花落知多少?”他是自问还是问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狂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向卷帘人询问花落多少。孟浩然是怎样问、向谁问,可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设计场景。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吴世昌先生所说的诗人“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的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

 诗人为什么会担心花落?引导学生去思考:诗人是关心花的命运,表现的是一种热爱自然、热爱百花、热爱环境的自然生态意识。从深处思考,还有一种生命意识、时间意识。古人为什么伤春?因为见到花的凋零就意味着春天过去了,意味着一年最好的时光过去了,也意味着人又过了一年。时间意识里面包含着生命意识。春光易逝,美好的东西要珍惜。由此引导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一切美好的东西。这首诗,不止是写景,更是抒情,是通过可视化的变化着的外在风景来呈现人物内心的情思意绪。

 (本文系作者在“第五届‘圣陶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所做报告的节录)

推荐访问:一句一镜头 一诗一电影 一句 镜头 电影